
《除安眠藥之外,我們還能怎麼改善睡眠?》- 游天維醫師
失眠是痛苦的,失眠的日子多了,有時連夜晚到來都讓人擔心...
「我該不會沒辦法靠自己睡了吧?」😰 這個信念讓我們無力,彷彿內在完全失控了,轉而開始尋求外在的物品,比如安眠藥
藥物乘載了太多期待(或擔心),彷彿有了它,就可以由外而內地控制睡眠。可是,這個信念是錯的;對於睡眠,我們其實還是可以做點什麼
下面的「刺激控制療法(Stimulation Control Therapy, SCT)」就是一例,這是由Richard R. Bootzin在1972年提出的行為療法,現在已經是失眠認知行為治療(CBT-I)的一環,適用於各類型失眠,但需避免在躁鬱症(限制睡眠會躁症發作)、身體疾病(痛、呼吸中止症,要優先處理)
😴 操作指示如下:
1. 只有在你想睡時,才去躺床。
2. 除了睡覺(與性生活)外,不要在床上做任何活動,如看電視、使用手機、閱讀、聽音樂。
3. 當在床上躺15分鐘(體感)沒睡著,立刻起身,下床,走到另一個房間,過程不要看時間(手錶跟時鐘都要遠離床,床上是看不到時間的,這很重要),直到有睡意再回到床上。
4. 若回到床上仍沒睡著,重複上一個步驟,這個步驟一晚可能會重複多次。
5. 無論前一晚幾點睡,每天都固定在同樣的時間起來,這會有助於穩定生理時鐘。
6. 不要睡午覺。
至於在另外一個房間要做什麼,仍可以做靜態的活動,但避免吃東西、喝酒、抽菸、運動等刺激,透過減少刺激,這個方法可以逐漸讓我們取回對睡眠的控制感
睡眠的能力,從呱呱墜地起始終是我們的一部分,只是今天有某些干擾,暫時影響了它,就好像雲覆蓋在山頭,山始終沒有消失⛰
👨⚕️ #游天維醫師 Instagram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DBwJ4FfSBnm/
(本篇圖片是ChatGPT+個人修改)
Ref:Bootzin, Richard R., and Michael L. Perlis. "Stimulus Control Therapy." Behavioral Treatments for Sleep Disorders. Academic Press, 2011. 21-30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