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心理治療,為什麼需要時間?》- 游天維醫師
這是個很常遇到的問題...像藥物,我們會期待其帶來的改善越快越好,藥到病除嘛
心理治療可以嗎?
當我們遭遇了難以承受的事件,其帶來的感受過於龐大,意識無法解決,這些感受被壓抑了。接著,個案開始了重複,一遍又一遍地,落入類似的經驗(或關係)中,彷彿是想以當下行動,去處理當初那未解決的事件,個案並不自知,就好像在一座森林裡迷了路,怎麼繞都走不出去,實際上是在原地打轉。
而治療師的出現,就像多了一個旅伴,在一旁說著「那裡好像著有什麼」、「這裡是不是剛剛來過」... 即使治療師說了,兩人還是在繞著、重複著、又發現著,時不時還是會回到原處,但越走越廣...
然後,某一天,就出去了!
比個案自己走來得快,但不是一蹴可幾,過程也不會這麼簡單。這就是佛洛伊德提到的Working through,中文翻譯叫「修通」或「透工」,用來描述治療師協助個案,去經驗這個重複,最後化解的過程。
或許有人會問:「那治療師為什麼不一次就把個案帶出去呢?」
即使治療師想,個案的心智也不允許。心智會用各種方式,去避免個案的意識碰觸到被壓抑的東西。重複的過程是必須的,不斷經歷,直到那些被壓抑的東西,上浮到可以被意識接受。
所以,心理治療需要時間,需要累積;最終,內在的改變會發生,沒有任何一步是白走的
游天維醫師 Instagram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DBwJ4FfSBnm/
(本篇圖片來源:MyEdit,加上一點修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