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和誼診所 醫師專欄

查看群組和其中的文章。


這篇文章來自於建議的群組

Akash Tyagi
Akash Tyagi

数字化浪潮:如何重塑中国汽车后市场生态?

数字化浪潮:如何重塑中国汽车后市场生态?

数字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,颠覆中国传统、分散的汽车后市场格局。从供应链到终端服务,技术赋能正在解决行业长期存在的“信息不透明”、“效率低下”等痛点。


在供应链端,通过大数据预测配件需求,实现智能仓储和精准配送,降低了库存成本和断货风险。在服务端,车主可以通过手机App一键预约保养、上门取送车,服务过程透明可视。同时,SaaS系统帮助门店管理者实现客户关系、库存、财务的数字化管理,提升了运营效率。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则成为了品牌教育和产品营销的新阵地。


FAQ

问:数字化对普通车主有什么好处?答: 最大的好处是信息透明化和便利性。车主可以线上比价、查看配件真伪、预约服务,并能清晰地了解服务流程和费用,避免“踩坑”。

5 次瀏覽

這篇文章來自於建議的群組

真誠 (Authenticity) 是什麼?


ree
真誠 Authenticity

💡真誠(authenticity),或稱本真、真實,起初是由 #存在主義 哲學家使用,用來描述一種態度,其後被引入心理學。


但確切地說,真誠是什麼呢?


Kernis跟Goldman,從2000年初發表了一系列論文,試著把這個概念說清楚:「真誠,就是一個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,毫無阻礙地,去運用那個真實的、核心的自己」(unobstructed operation of one's true/core self)


🖊 換句話說,內在的東西,是可以出來、可以被看見、被討論的;沒有扭曲、沒有阻攔,就是那個原原本本的東西,而這又分為四個面向:


1. #察覺(Awareness):


32 次瀏覽

這篇文章來自於建議的群組

非黑即白,為何會是個問題?


ree
非黑即白

好/壞,白/黑,是/非...


我們似乎總有把事物一分為二的傾向,當這樣的傾向發展到極致,就是所謂的「#全有全無(All or Nothing)」式想法。


好人,就是滿分;反之,就是零分。簡單純粹,如同是非題一樣。當用在外在規範時,比如判定違法與否,它是合適的,因為外在規範要清晰、界線分明。


可是,假如是判斷一個人呢?


有時,我們會把自己所期待,放在對方身上。好的全給(我們認定的)好人,壞的都給(我們認定的)壞人。於是,我們眼中的這人,變得越來越極端,離真實的他/她,越來越遙遠。


10 次瀏覽

這篇文章來自於建議的群組

我感覺好多了,為什麼還不能停藥?


ree
為什麼還不能停藥?

《我感覺好多了,為什麼還不能停藥?》- 游天維醫師


個案來到診間,會談、開藥,幾次回診下來,明顯有了進步


「感覺好多了,藥可以停了嗎?」

「若不是現在,何時才是時候呢?」


答案是:到 #維持治療(Maintenance treatment)結束時


13 次瀏覽

這篇文章來自於建議的群組

我好看嗎?我足夠好看嗎?


ree
我好看嗎?談容貌焦慮與身體臆形症

《我好看嗎?我足夠好看嗎?》- 游天維醫師


談論美,其實也是談論醜。佛洛伊德在《文明及其不滿》之中提到:「美沒有什麼明確的用處,也看不出它在文化裡的必要性,但文明卻仍不能沒有它。」


美醜如此直觀,能有什麼好談的呢?

因為,美醜不只屬於個人,而是誕生於群體,誕生於彼此的注視。


青少年時期的身體變化、差異,導致「#容貌焦慮(Appearance anxiety)」出現了更進階的版本,則是所謂的「#身體臆形症(Body dysmorphic disorder)」;個案會執著在一個/多個身體外觀的不足(即使旁人看起來問題不大),同時還會頻繁地檢查與比較外貌,到了影響其生活的程度。


5 次瀏覽

這篇文章來自於建議的群組

除安眠藥之外,我們還能怎麼改善睡眠?


ree
運用刺激控制療法(SCT) 改善睡眠

《除安眠藥之外,我們還能怎麼改善睡眠?》- 游天維醫師


失眠是痛苦的,失眠的日子多了,有時連夜晚到來都讓人擔心...


「我該不會沒辦法靠自己睡了吧?」😰 這個信念讓我們無力,彷彿內在完全失控了,轉而開始尋求外在的物品,比如安眠藥


藥物乘載了太多期待(或擔心),彷彿有了它,就可以由外而內地控制睡眠。可是,這個信念是錯的;對於睡眠,我們其實還是可以做點什麼


下面的「刺激控制療法(Stimulation Control Therapy, SCT)」就是一例,這是由Richard R. Bootzin在1972年提出的行為療法,現在已經是失眠認知行為治療(CBT-I)的一環,適用於各類型失眠,但需避免在躁鬱症(限制睡眠會躁症發作)、身體疾病(痛、呼吸中止症,要優先處理)


8 次瀏覽

這篇文章來自於建議的群組

心理治療,為什麼需要時間?


ree
心理治療需要時間

《心理治療,為什麼需要時間?》- 游天維醫師


這是個很常遇到的問題...像藥物,我們會期待其帶來的改善越快越好,藥到病除嘛

心理治療可以嗎?


當我們遭遇了難以承受的事件,其帶來的感受過於龐大,意識無法解決,這些感受被壓抑了。接著,個案開始了重複,一遍又一遍地,落入類似的經驗(或關係)中,彷彿是想以當下行動,去處理當初那未解決的事件,個案並不自知,就好像在一座森林裡迷了路,怎麼繞都走不出去,實際上是在原地打轉。


而治療師的出現,就像多了一個旅伴,在一旁說著「那裡好像著有什麼」、「這裡是不是剛剛來過」... 即使治療師說了,兩人還是在繞著、重複著、又發現著,時不時還是會回到原處,但越走越廣...


9 次瀏覽

這篇文章來自於建議的群組

季節變化,會使我憂鬱嗎?


ree
季節變化與憂鬱

《季節變化,會使我憂鬱嗎?》- 游天維醫師


「天冷,心也冷」的這個說法,可不是空穴來風。醫學界很早就觀察到,躁症/輕躁症容易發生在春夏季,而憂鬱,則常常出現在秋冬。並非所有的憂鬱都由季節所導致,但它確實有所影響。對於情緒明顯隨季節波動的族群,還有著「季節性情感性疾患」(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, 縮寫剛好是SAD) 這個診斷。


 但是,為什麼會影響呢?


與血清素有關—在2016年,丹麥發表了一個研究,想要知道在季節變化時,常人與SAD族群的大腦,究竟發生了什麼改變?透過正子攝影,他們發現,在夏天,這兩群人的大腦掃起來,並沒有太大差異。但是到了冬天,就不一樣了!


SAD族群,也就是對天氣敏感者,大腦中的血清素轉運蛋白(SERT)濃度會升高,明顯比常人還高。血清素轉運蛋白,是負責把血清素「運走」的,它的存在,就好像浴缸裡開了一個孔洞,可用的血清素會逐漸流失...


1 次瀏覽

這篇文章來自於建議的群組

我怎麼能那樣想呢?


ree
我怎麼能那樣想

《我怎麼能那樣想呢?》- 游天維醫師

《我怎麼能那樣想呢?》- 游天維醫師


人是複雜的,有七情六慾,有愛,也有恨,這是理所當然的...

真的嗎?


我很常碰到像這樣的話:「我怎麼能那麼想呢?」「有那感覺是不對的,我不能有」因為好多原因,我們不能允許自己某些「感受」,好像那是一個壞東西,必須被藏起來,或丟得遠遠的,有那種感覺的,就不是我了


3 次瀏覽

07-2855698

高雄市前金區六合二路98號

  • Line
  • Instagram
  • Facebook

©2022 by 和誼診所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